難忘在大連求學的四年
懷念我的母校大連理工大學
作者:葛維亞(56屆校友)
1952年7月我結束了在齊齊哈爾實驗中學的高中學業,準備大學統考。我和我最要好的同班同學曹學勇、劉德錚受地理老師王北辰影響,向往蘇聯伏爾加河、頓河水電站的共產主義偉大建設,懷著建設長江三峽的偉大理想,共同填報了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土木系水工結構與水電站建設專業為第一志愿,終被錄取,滿懷信心準備迎接新的生活。
1952年10月我和曹學勇、劉德錚三人同乘火車經平齊線至沈陽,在姐姐家里小住兩天。姐夫熱情的帶我們游覽故宮、北陵名勝和中街、太原街鬧市。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出遠門,有點“飄洋過海”難以回歸的茫然之感。在沈陽登上南去大連的火車,更象去天涯海角,剛離家又想家,心里不是味道。車到大連, 一下車遇到大連工學院迎新站熱情歡迎,用大汽車把我們拉到一二九街院本部報到 。當時我們土木系在一二九街院本部機械館上課。
1953年暑假以前,我們一直居住在大連西崗區松山街(現改名為紅巖街)半山坡上的日本人曾經住過的舊房子里,廚房煤氣灶、上下水道俱全。宿舍離勞動公園不遠,每天走路要穿過勞動公園,通過一二九街大連工學院后門去吃早飯,然后上課。路程不到1公里。1953年暑假開學后我們搬入郊區凌水河新建的校址西山宿舍,八個人一間,上下鋪。
一二九街化工學院大樓,1953年前為校本部 大連勞動公園(原名叫西公園)
入學時我被分配在土一丙班,同學來自東北、江西、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不久與同一棟宿舍的葉仁民、吳存榮、吳雯中、王知柏、劉校生結為好友,一起學習,共同玩耍。大學的生活環境舒適,學習條件優越,令人有一種新鮮感。同班同學除上述外還有馬英明、李大通、李淑媛,柳志莆、劉莉麗等。
當時學生享受供給制,住宿、伙食、服裝、文具、學習資料全由學校免費提供。每月伙食6元,平時吃粗糧,以窩窩頭、高粱面發糕、高粱米飯和玉米粥(東北俗稱苞米碴子粥)為主,副食多為時令蔬菜土豆、黃瓜、茄子和黃魚。因黃魚兩分錢一斤,幾乎天天可以吃到。每周一次細糧與葷菜,大米飯、饅頭、肉包輪換著吃,肉食多為豬肉。這樣的伙食對南方同學就是一大考驗,有些人為此退學。我雖然是北方人,時不時的也要買點花生米(每斤四角)、烤紅薯(當地角烤地瓜,每斤五角)來吃,甚至每周去一次大連市中心青泥洼橋餐館解饞。
1953年秋,供給制改為助學金制,每人每月14元,我享受過兩年,1955年8月,我在部隊的兩個哥哥由供給制改為工資制,二哥負責貼補家里,大哥每月寄15元給我,姐姐自也經常寄錢給我,因此我主動取消了助學金。
大學生活是儉樸的,剛入學的行裝只有一個粗毛毯、一床棉被、一床墊褥、一個蕎麥皮枕頭和用白布包起來的幾件衣服,既無箱子又無旅行袋。大學作業需要的計算尺買不起,由學校借給,三年后經濟情況好轉才買了一個很粗糙的便宜貨。
初到大連慕名去過一次老虎灘、星海公園、斯大林廣場(后改為人民廣場)和天津街、青泥洼橋、秋林公司等市中心鬧市。首次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和清潔整齊、錯落有序、遍地柳綠的市容,十分興奮,自感能在這樣美麗城市讀大學幸福極了,由此對新中國充滿無限的愛,發誓努力學習,不辜負人民的希望。
進入大學一切一帆風順,這是一生中坎坷未遇、暢通無阻的黃金時代。學校采用蘇聯大學教育體制,一年級學習新民主主義論和物理、化學、高等數學、畫法幾何、俄語、體育等基礎課;二、三年級學習聯共黨史和工程畫、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與塑性基礎、水力學、土力學、建筑學、電工學、工程地質、建筑材料等技術基礎課;三、四年級學習政治經濟學及哲學和鋼結構、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組織與技術、水文學、水工結構、水能利用、水電站電器設備等專業課。學期考試采用5分制,即2分不及格,3分及格,4分良好,5分優秀。期考一門不及格可以補考,補考再不及格留級或轉校,兩門不及格降級,三門不及格退學。每學期期考采用面試,歷時一個月,各門課程復習三四天,短短幾天要全部消化全部課程內容,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題技巧,牢記基本公式,談何容易! 為此只能橫下一條心, 白天夜晚拼命奮斗,睡眠不足五個小時。這是極度緊張、極度勞累、極度興奮的30天。過了這個“鬼門關”眼前就是艷陽天,進入愉快的假期。1953年2月寒假,我回齊市故鄉探家,之后于1953年和1954年暑假又回故鄉兩次。大學階段記憶力、理解力突飛猛進,再難理解的問題,不需老師指點,很快可以自通;大考期間,經過短短幾天的復習,就能把一門功課的內容,倒背如流。第一學期, 全班物理、高等數學考試復習期間,老師指定我輔導,為全班介紹復習重點,講解疑難問題。我的學習基礎和理解接受能力第一次接受了實際考驗。大學四年在幾十門課程考試中, 我全部在4分以上,其中80%為5分,兩次獲得“三好”優等生稱號。在社會工作中,一年級擔任小組長、科代表,二年級擔任團支委、班長,三年級擔任班長、團支書,四年級擔任青年團年級工作組副組長。畢業時獲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53年8月, 我系從大連市內遷往西郊甘井子區北山凌水河新校址,新建的四層樓水利館和機械館整修一新,最前面為行政大樓。學生宿舍和食堂建在校園西部西山上,要跨過一條常年少水的凌水河。 我住在學生3舍二樓,共8個人, 上下鋪, 進門右手分別為葛維亞(靠門上鋪)、劉恩義(靠門下鋪)、林毓材(靠窗上鋪)、朱以濤(靠窗下鋪),進門左手分別為洪衛鈞(靠門上鋪)、李仁佐(靠門下鋪)、譚天佩(靠窗上鋪)、陳加旺(靠窗下鋪)。對面房間住有同班的江明勝、常耀中、包大范、楊寶善、胡鐘靈、黃延蘭、劉襄積等人。劉德錚住在一樓。
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河本部西山學生宿舍
后來在東山續建的圖書館、理化大樓、醫院、電影院位于校園東部,南部為運動場、舊城隍廟、浴室、郵電局等。舊城隍廟1955年起改為冰棍廠和小賣店,學習生活甚為方便,但交通不便,去市內必須穿過校園,爬上東部山丘,步行40分鐘到達黑石礁,再花4分錢乘有軌電車去市內各處。
大學三年級開始劃分專業,土木系改為水利系,其中三班水工結構專業,兩班水能利用專業,三班港工專業。水利系系主任為李士豪教授、副系主任為戴忠信教授、共產黨總支書記兼助理系主任為馬嘯、總支副書記解樹巖。我和中學老同學劉德錚分在水能利用專業班,三年級為306班,四年級為407班。另一名中學老同學曹學勇分在水工結構專業班。我同班的同學有劉德錚、李仁佐、陳山、常耀中、包大范、朱以濤、潭天佩、陳加旺、洪衛鈞、劉恩義、江明勝、劉襄積、李文材、胡鐘靈、劉郁子(女)、楊愛娟(女)、俞亞聲(女)、曹玉娥(女)、摟朱波、馬士經、林毓材、楊保善、黃延蘭、洪衛鈞、吳景天、李文材、王德浩、王雪松 張熙錦 黃迎苗 劉尚智、 吳金海等 (詳見網上《1956屆畢業生名單-建設工程學部》) 。
1955年2月26日, 由崔大儒、王雪松介紹我加入共產黨,候補期一年,誓為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黨支部黨員有崔大儒、沈力平、陳際明、王雪松、胡永錦、韓國城、王玉枝、劉德錚、黃讓堂、梁永庚、顧佩玉等。
大學生活與中學相比更為豐富多彩。剛入學舉行的入學儀式十分隆重,院長屈伯川(留德博士、老干部)、黨委書記白長和教務長范大愚親自到會講話,意味深長,倍受鼓舞。會上表演文藝節目極為精采,會議在雄壯的“莫斯科-北京”歌曲聲中結束。大學開展的文體活動很多,每年舉行一次全校運動會,籍以推動全國一二級勞衛制達標。每天清晨, 大部分學生迎著初升的太陽, 在操場進行各種體育鍛煉。我先長跑1500米,再練習單雙杠,不久全面到達一級勞衛制標準,三年級又到達二級標準。每逢夏季, 和同學一起經常步行十幾分鐘去海濱游泳,這時的我已變成體格健康的年輕人。學校的文娛活動也非常豐富。1952年底我在測試簡譜和即興識譜唱歌后,被錄取為全校管樂隊成員,學習黑管。校內每周末自放電影,其中有蘇聯影片“攻克伯林”、“蜻蜓姑娘”、“欽差大臣”、“銀灰色的粉末”、“忠實的朋友”等。“忠實的朋友”影片與我們的未來相關,它描寫了三個大學同窗好友畢業二十年后約定在旅游中相會,此時一個已成為專家,一個成為教授,一個成為醫生。片中歌頌了生活、友誼和愛情,打開了一代年輕人憧憬美好未來的心扉。影片主題歌中寫到:“莫斯科郊外的樺樹林在遠處沙沙響,從雅烏茨河上飄來了愉快的小舟。我們年青的時候分了手,到全國各地方,但我們和從前一樣,忠實于友誼”。1955年放映一部印度影片“流浪者”,引起轟動。該片批判了貴族的“血統論”,歌頌了善良的人性,主題歌“拉茲之歌”后來流行于大江南北。這一時期國產片大量推出,其中有:“摩雅泰”、“護士日記”、“鐵道游擊隊”、“永不消失的電波”、“革命家庭”、“上甘嶺”、“英雄兒女”、“天仙配”等,思想性、藝術性很高。大學學唱的歌曲比中學更多,象“如今天地屬于人民”、“人民海軍向前進”、“英雄贊歌”、“我的祖國”、“我們是堅守烏云山的戰士”、“我親愛的手風琴你輕輕的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夫妻雙雙把家還”、“小燕子”、“鐵道游擊隊之歌”等,在校內廣為傳唱。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系內組織了興趣小組和科研小組,我參加學寫美術字和水電站設備研制兩個小組。
1956年6月大連理工大學水利系407班畢業照
第一排左起譚天佩、陳加旺、陳山(班長)劉郁子(女)、楊艾娟(女)、曹玉娥(女)
第二排左起李仁佐、陳襄積、王德浩、林毓才、劉德錚(團支書)、常耀中、俞亞聲(女)
第三排左起包大范、李文材、葛維亞(團年級領導組副組長)、楊寶善、吳景天(應為吳金海
)、洪衛鈞、胡鐘靈、江明勝、朱以濤(副班長)、樓朱波
大學學習既豐富多彩又緊張疲勞。周一至周六上午大班連上六節課,下午小班輔導,做習題作業。三年級開始不少課程需進行課程設計,耗時不少。一年級結束進行認識實習,去大連郊區測量;二年級結束進行教學實習,去大連山區查勘工程地質;三年級結束進行生產實習,在遼寧撫順大伙房水庫工作與勞動;四年級上學期結束進行畢業實習,赴首都北京水電設計院參加水電站設計。來到早已仰慕的北京,給人一種肅然起敬之感。因時間有限,只游覽了北海公園和頤和園。1956年4月,在校開始畢業設計,我的題目是“青江大型地下水電站設計“。畢業設計的評閱人和審查人是我國著名水利學家、后來成為兩院院士的清華大學教授張光斗。就在畢業設計當中,我又報名參加全國留蘇副博士研究生統考被學校批準。水利系參加考試的應屆畢業生有5人,教師2人,全校共30多人,均為成績突出者。應屆畢業生只能一邊復習一邊做畢業設計,十分緊張。1956年7月,去沈陽東北工學院參加統考,考試科目包括語文、高等數學、俄語、水力學、水能利用和政治經濟學。
1956年7月結束了大學本科四年學業,成為大連工學院第四屆畢業生。8月中旬因準備迎接新學年需騰空學生宿舍,我們搬至市內一二九街校本部二摟大禮堂暫住,等待畢業分配。
水利系407班與化工系407班在校本部合影(1955年9月) 水利系407班與化工系407班在化工系大門前合影(1955年9月)
回憶這四年的生活,從學習到吃飯、穿衣、看病、縫補衣裳,一切都要自己照顧自己,對個人獨立生活能力是一次成功的磨練。不久畢業分配方案下達,我留校任教,分手前彼此在特備的本子上留言。沒過幾天,我被錄取為留蘇副博士研究生,要求9月中旬前去北京西單石駙馬大街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報到。全校只錄取三名學生,其中化工系兩名,水利系一名。`
大學是我一生最值得懷念的黃金時代。嚴格而又良好的高等教育,緊張而又愉快的學校生活,純真而又熱烈的同窗情誼,為今后人生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定了方向。我一生從事的專業,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我獲得的教授級高工和國務院專家津貼,無不和大學密切相連,可以說沒有大連就沒有我的一切,我的生活之旅也許完全不同。然而,大連工學院純樸、誠實、善良的學風,追求技術完美、努力奮進的頑強精神,同學之間真心相處,少有私心,不見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不良風氣,對人世間的復雜性缺乏了解,更缺乏應變能力,也為我后來融入社會帶來了波折和困擾。
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河本部水利館 校友葛維亞
附錄:葛維亞簡介
葛維亞1956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取蘇聯副博士研究生。先后在河海大學、長江工程大學、長江水利委員會等單位任教供職,為教授級高工,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曾任水文科研所總工程師等職務。為我國銳意進取的水文水資源學家。
葛維亞在河海大學、長江工程大學和全國各種高級技術培訓班的教學工作中,擔任過“工程水文”、“陸地水文”、“水文分析與計算”、“中小水利工程水帳計算”、“水文單值化原理與應用技術”、“數據庫原理及開發應用”、“數據庫邏輯設計”、“數據庫表結構設計和應用”等科目的主講教師。指導過三個重點大學 (河海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 畢業設計和碩士生、博士生畢業論文評審答辯工作。在四十年長江水文科研與技術工作中,承擔和主持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水利化調查與計算、大型水利工程設計洪水、入庫洪水、水庫安全復核和設計審查工作,以及流域產流、匯流與水位流量關系單值化技術研究工作, 碩果累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葛維亞涉足高新技術領域,主持了水文領域的電腦開發應用工作。在水文水利計算、單值化技術、微機水文信息處理系統、水文數據計算機錄入標準、大型國家水文數據庫的研制、設計與開發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擔任全國有關課題或技術鑒定委員會委員、副主委、主委等。應邀經常對幾種全國性技術刊物進行審稿,獲得尊重和好評。他的業績已刊登在《湖北專家大辭典》和由中國專家學者辭典編輯委員會及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聞交流中心聯合出版的《中國專家學者辭典》之中。參加或主持的一些項目和成果,曾先后獲得部級、副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一等優秀論文獎; 優秀計算機程序甲等獎, 以及國家水文數據庫全國優秀工作者大獎等。為發展和推動我國水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葛維亞具有深厚的漢語寫作功底,在全國各種技術研討會與鑒定會上,受命起草會議紀要、資料審查報告、功能測試報告及鑒定意見,受到專家和領導一致好評。
葛維亞從事水文科技工作四十年,撰寫論文幾十篇,博文幾百篇,撰寫或合作撰寫技術書籍多本,撰寫大學及技術培訓班教材十幾本,編寫技術報告及系統文檔幾十本, 翻譯或校對俄、日、英科技文獻幾十篇。
葛維亞在水文科技中的主要貢獻為:
1. 首次在全國提出“水位-流量關系單值化” 這一技術術語和相應的技術方法,為計算機水文資料整編的標準化、規范化、通用化和自動化以及精簡水文站測流次數, 優質巡測提供依據。這一成果在全國推廣,獲得很大經濟和社會效益。該方法被水利部1988年《水文年鑒編印規范》采用。這一科研成果曾經介紹給來我國訪問的美國政府水文代表團,也在1982.7英國召開的國際水文第一次科學大會上交流,獲得好評。其論文“The method for uniformizing the stage-discharge relations stable river beds and its application ”刊登在國際水文科學協會的權威雜志上。
2. 在匯流研究中成果如下:
(1)根據不完全咖瑪函數近似解,利用計算機,首次在全國提出了長辦匯流曲線非整數匯流系數表;
(2)根據矩法概念論證了納希望匯流模型脈沖入流點不在流域上游而在流域形心處,以此對模型參數加以改正,提高了精度;
(3)利用概率論二項式分布推出河流時段單位線數學表達式,論證了國內使用的幾種匯流模型是相同或相容的;
(4)依據入流時間剛性推移概念論證了匯流推移計算的合理性,并導出一組滯后匯流模型的參數計算公式,提高了水文預報精度;
3. 提出雨洪融雪河流徑流系列插補展延新思路;
4. 由水力學推導出歷史洪峰流量的新公式,被水利部《設計洪水規范》中的“歷史洪水調查與估算”部分采用;
5. 提出新型排澇流量公式,被水利部《水利動能計算》規范采用;
6. 作為國家水文數據庫試點階段專家組成員和創建者之一,在水文數據庫規劃設計和試點與規劃設計中,在國際上首次明確提出了”表結構”的內涵、技術標準、規范化設計方法以及數據庫邏輯設計方法,指導完成水文站碼、數據庫標識符、字段類型與長度等基礎性工作成果,這一基本框架和這些開創性工作為后人打下牢固基礎;為此獲得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7. 根據隨機樣本不同抽樣方法推導出經驗頻率公式,明確揭示了每一公式隨機特性和適用條件。
8. 作為我國水資源調查、估算和評價的開拓者,受水利部委托,統領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江西水文總站(現為江西水文局)、江西水利專科學校相關技術人員和畢業班學生,承擔了我國水資源在試點任務,提出了有關的試點成果。謀劃創建了技術刊物《水資源研究》,親自為該刊物組稿、審稿、編輯和發刊。幾十年來該刊物在全國深受讀者歡迎。
9. 擔任聯合國 VCP (即自愿合作) 計劃“水文自動測報系統”項目首屆負責人,與美國天氣局、北京大學合作,在長江流域試點建設第一個以超短波無線電和微機為核心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在我國最早開創了水文信息傳輸、收集、整編、處理、應用的全自動化進程。
附件為:葛維亞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