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建設工程學部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科研育人”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部深入挖掘長期工作在科研一線的研究所、團隊和教師的典型事跡,引導廣大師生傳承大工紅色基因,在科研工作中確保育人實效。2019年11月26日下午,建設工程學部在綜合實驗三號樓五樓多功能廳召開科研育人巡講報告會,報告會由副部長李鋼教授主持,橋梁工程教工黨支部副書記王騫副教授以《明過往守初心 擔使命講奉獻--創新促發展,產學研相結合--大工橋梁工程學科發展與科學育人之路》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學部近200名師生參加。
王騫副教授講述了35年來大工橋隧工程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建設歷史和以張哲教授為帶頭人的橋隧工程研究所勇挑重擔、歷經艱難的艱苦奮斗歷程,與會師生深受鼓舞。王騫副教授最后寄語研究生,要承前輩之風,立鴻鵠之志,培養志誠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這正是以張哲教授為代表的一代代大工橋梁人傳承至今的精神理念,也是建設工程學部堅持科研育人、推進“三全育人”的重要成果體現。李鋼副部長在會議總結時強調,建設工程學部始終高度重視科研育人工作,堅持挖掘育人故事、弘揚育人典型,引導教師做科研育人的傳承者,引導學生做科研強國的奮斗者。70年來,建工學部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在今后的育人工作中也必將開創新的局面。
橋隧研究所建設、發展與育人之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適應國家基礎建設發展的需要,時任校長錢令希、水利系主任金同稷教授決定成立自己的橋梁專業,1985年張哲教授來到了大連理工大學,并從此開創了與這座紅色學府同開拓、共前行的奮斗歷程。
張哲教授自調入大工起,堅持以設計帶動教學科研的發展思路,自籌科研結余經費近億元,先后建成東北首家民用風洞實驗室和東北規模最大的橋隧結構實驗室,并于2015年獲批為 “橋梁與隧道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整合多方資源組建大連理工大學橋隧研發基地(由大連理工大學橋隧工程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設計院橋隧分院、大連理工檢測公司橋隧檢測所組成),逐步形成一家集科研、教學、設計、施工監控、圖紙審查、健康監測、檢測、加固與一體的綜合教學、科研結構,真正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工程設計上,橋梁團隊敢于超越,勇于創新,承擔了以金馬大橋(目前世界最大跨徑混凝土單塔斜拉橋)、星海灣跨海大橋(我國首座海上地錨式懸索橋)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新體系橋梁的設計和科研工作,在獨塔砼斜拉橋與剛構協作體系橋、砼自錨式懸索橋以及橋梁加寬加固領域有重大創新。張哲教授帶領的橋梁團隊不忘初心,服務社會,一直秉承著“服務于社會、貢獻于社會”的理念,多年來承擔大型橋梁設計項目200余項,橋梁監控項目百余項,橋梁加固、檢測項目數百項,完成各類橫、縱向課題近百項,承擔科研和設計經費幾億元,對于一些特殊工程問題,突破關鍵技術,主持解決了大量常規方法難以解決的實際工程問題,從而解決了社會問題,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橋隧研究所始終堅持教學、科研、工程實踐相結合,對學生開展實際工程的專門講座和理論指導,從方案設計階段開始就帶領學生參與,并指導學生進行結構計算和施工圖設計,同時為每一位研究生提供到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監控和橋梁檢測的實習機會,面對實際的工程問題,讓學生們真刀真槍的打拼,從理論到實踐都能學到真正的本領。多年來共培養博士50人,碩士300余人,為眾多高校和各大設計院輸送了技術骨干。大工橋隧研究所敢闖敢干、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拼搏精神和“別人不能造的橋,我們能造;別人能造的橋,我們要造的比別人好;別人能造的好的橋,我們的費用要比別人少”的建橋精神在橋隧學子身上屆屆相傳。時值建國70周年,大工橋隧學科發展35周年,橋隧研究所在張哲教授的帶領下舉行了“歌唱祖國”的快閃活動,在飄揚的國旗下,在大工橋梁人的歌聲中,大工紅色基因、大工橋梁精神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