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唐春安教授(第一作者)及其國際合作團隊的研究新成果,題為“Breaking Earth’s shell into a global plate network”。
大家熟知的板塊構造學說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構造理論。該學說認為全球的巖石圈主要分為六大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盡管板塊構造運動學說幾乎家喻戶曉,但迄今為止,地球科學界對于板塊構造究竟如何啟動,卻一直沒有很好的解答。唐春安教授國際合作團隊(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香港大學和美國漢普頓大學),基于唐春安教授團隊多年研發的大規模科學計算軟件“巖石破裂過程分析”RFPA系統,概念地模擬再現了地球巖石圈的破裂過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地球早期板塊起源新說。根據該文觀點,早期地球的巖漿海在冷卻過程中形成堅硬巖石圈,從而阻礙地球內部熱能的有效釋放,引起地球回暖膨脹,最終導致巖石圈快速破裂成多個板塊。該成果為困擾地球科學界多年的板塊起源問題提供了新解釋。
板塊起源是地球科學的最基本問題。《科學》雜志列出的125個需要回答的科學問題,美國地球科學2020-2030發展報告《時域地球》中提出的12個的未解科學問題,以及國家基金委《板塊構造與大陸動力學》中提出的19個科學挑戰,均將“板塊起源”列入其中。
地球巖石圈破裂過程RFPA數值模擬:左為位移分布云,右為應力場分布
唐春安教授長期從事巖石破裂過程機理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近年來,他基于多年的巖石破壞力學研究基礎,積極開展跨界地球科學的交叉學科研究,提出了以地球自身熱平衡為驅動力的地球演化新假說——地球大龜裂。通過建立地球系統的熱平衡方程,闡述了熱平衡性態變化導致地球周期性冷、熱變化的基本規律,對地球演化過程中的板塊起源、超大陸裂解、漂移和碰撞、火山形成、生物滅絕觸發機制、冰河生長與消融以及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彼此相關的重大地質事件給出了新的解釋,得到地質學科主流的關注。已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E》、《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Geological Journal》、《Science Bulletin》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發表數篇地球演化相關論文,連續六年入選愛思唯爾《地球和行星科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并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聘為大地構造學科首席教授。
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馬天輝、博士研究生王永藝以及東北大學博士研究生陳甜甜是該文的合作作者。合作者中還包括香港大學地質系Webb博士和美國漢普頓大學大氣與行星科學系Moore教授。他們的早期地球變冷熱管模型曾于2013年發表在《自然》主刊。
文獻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