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強:在一個行業深深扎根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想要追尋自己的目標,第一重門便是先要找清自己的方向,堅定內心。第二重則要在選擇的路上風雨兼程,即便‘衣帶漸寬’、‘消得憔悴’,也仍無畏向前。最后達到第三重,功到事成,回首往事,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的堅持是如此值得。”1978年,在大連工學院二館的教室里,老師的這段話,讓董強深深記在了心里。
望盡天涯路
從大工水利系到大連造船廠,再到大連造船新廠、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董強一直都在造船業書寫與造船的不解情緣,造船這條路,他一走就是40年。
中學時代,恩師的父親是水利工程系教授,在老師的耳濡目染下,董強也漸漸對水利工程產生了興趣。即便彼時,水利工程到底學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少年的董強尚感茫然,但工程師的夢已在心中默默扎下了根。
1978年10月,在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年,董強考入了大連工學院水利工程系。那時的學習條件與現在不能比,狹小的宿舍、落后的實驗室、不夠齊全的教材……但這一切都沒能阻擋大工學子的學習熱情。水利系的課程多在學校是出了名的,繁重又艱澀難懂。“我們水利工程系,尤其是海洋石油建筑工程專業,除去選修課,大概有四十幾門課程,可能是全校課程最多的專業了。”董強回憶到。這些課程不僅難度大,涉及的面還特別廣,上至天文氣象,下至水文地質,學習上且得費些功夫了。雖然學習條件有限、學習難度大,對董強來說,中學時便埋下的工程師之夢仍舊時時牽引著他。大學四年,是全力以赴學習的四年,“我們那個時候,除了必要的體育鍛煉之外,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董強說,“那時考上大學的機會太難得了,大家都很珍惜,都憋著一股勁多學一些知識,將來做出一番事業。”
1982年7月畢業時,董強被分配到了大連造船廠,開啟了自己的企業工作生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董強與造船的雙聲道演唱,正式拉開了序幕。
衣帶漸寬終不悔
進入大連造船廠后,董強到船體二車間做一名實習生。他每天都在香爐礁新區的露天施工現場跟著工人師傅們學習施工作業。“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出真知,董強認識到這是成為一名優秀工程師的首要行動,所以即便條件再艱苦、環境再惡劣,董強仍然堅守在生產一線。“造船廠露天作業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還要在高空或狹小空間作業。這種作業場所內充滿了各種作業煙塵和鐵屑,有時呼吸都困難。”回憶這段實習工作的日子,董強笑著說,“那時候也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多了解施工實際情況,多向工人師傅學習施工技術。”
1985年大連造船廠從德國船廠購入了一臺二手的750噸起重能力的龍門吊車。如今,龍門吊車已成為各大船廠的標配設備,但在30多年前,那是從國外進口來的“新鮮玩意”。這臺從德國引進的750噸龍門吊車被安裝在香爐礁新區的十萬噸級船臺區域。經過改裝后,龍門吊車跨度加大,起重能力降至580噸,仍是那時中國造船廠中起重能力最大的起重設備。580噸龍門安裝完成后,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用它起吊超過160噸以上重量的大型船體分段。領導將這個課題交給董強所在的船體二車間技術組,董強和同事們仔細學習研究設備的使用說明,經過反復試驗驗證,在工人師傅和有關人員的支持配合下,用船廠既有的工藝標準和工藝裝備,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編制了用于580噸龍門吊車的大型分段起吊的工藝方案,并在試驗中獲得一次性成功,吃了在中國船廠中用大型龍門吊車起吊重量在160噸~400噸重船體分段的“第一只螃蟹”。“成為合格工程師的成長之路很難,這誰都知道,我們必須知難而上,實現夢想。”董強說。
1990年8月大連造船新廠成立以后,董強擔任船體車間技術組組長。他主動帶領車間的工程技術人員全力學習推進日本的先進造船理念和造船方法的應用,率先在國內造船企業中推行基于殼舾涂一體化的造船建造策劃,全面應用精度造船、工序前移、船體分段成品化、分段舾裝、盆舾裝、單元舾裝、區域舾裝、總組造船等新工藝新方法,造船效率不斷提高,造船周期不斷縮短。大連造船新廠批量建造的10萬噸級阿芙拉型成品油輪,15萬噸級蘇伊士型油輪、5.2萬噸大艙口多用途貨輪等多型船舶交付船東,船舶建造水平得到了日本專家、國際著名船級社和船東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十年間,董強從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和基層干部成長為一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廠級領導干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董強在中央黨校第十四期中青班干部培訓班學習一年,在黨性修養、政治思想和企業管理理論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新的提升。
在經過19年基層企業一線工作歷練后,2001年11月,董強調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開始了在更大的舞臺上奮斗青春、實現夢想的新征程。當時,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對外開放進入全新階段,全球貿易增長使得船舶行業進入上升發展期,中船重工集團敏銳地嗅到了行業機遇。董強在分管民品領域工作中堅決貫徹落實集團黨組“保好軍、做穩船、強力發展非船”的工作要求,一方面組織成員單位大力拓展國內外新造船和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承接大量新訂單。加快引進國外先進的造船設計和配套設備技術,大量推廣使用國產船用配套設備和材料。推進船廠向日韓先進造船企業學習,建立實施新型造船模式,提升產品質量,縮短造船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造船成本。另一方面,大力推動集團公司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非船板塊業務和科技產業發展。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集團公司經濟總量保持了持續增長,軍工、民船、非船產業結構更加合理,非船產業經濟總量占比超過50%,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董強在工作中熟練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經驗,注重發揮總部和成員單位兩方面的積極性,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加強頂層謀劃,以點帶面,互相促進,工作成效獲得廣泛認可。他帶領同志們跑成員單位、開拓國內外市場、廣交朋友,集團客戶群和合作伙伴圈不斷擴大。他為中船重工集團成為世界500強企業、進入世界造船企業前三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5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董強擔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離開了他工作了14年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開始了職業生涯的新征程。王陽明曾說,人生就是“事上煉”。只有在實踐和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才有扎根行業的資本,董強深諳這一道理,因此即便“為伊消得人憔悴”,他也仍然“衣帶漸寬終不悔”。
燈火闌珊處
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的當代,以智能、智慧、綠色為核心,中國船舶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有了新的目標。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船舶工業打開大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40余年的時間里,已經取得了眾多令人驕傲的成績。1970年代后期,中國造船企業的技術工藝水平和設備遠遠落后于歐美、日本的先進水平。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造船技術工藝水平和設備已達到主要造船國家的先進水平,并正在努力成為全球造船行業的引領者。風雨沉浮數十載,董強正是其中的參與者與見證者之一。回望工作以來的三十幾個春秋,董強感慨萬千,“當初我只想做一名工程師,沒想到一回頭,才發現自己竟然走了這么遠。”
今年夏初,董強再次回到母校。他漫步二館前的梧桐樹下,光影斑駁,走走停停,手中的相機一次次舉起。二館105的紅色木門咯吱一響,推門而入的董強恍然間回到了40年前,階梯教室的空氣依然那么安靜,昔日的長條桌椅有些已經開裂,那裂痕見證著董強和一代代大工學子的夢想與堅持。董強腳步徐徐,在窗邊的倒數第四排停了下來,他坐在那里,興奮而激動,“快幫我拍張照片,當年我一直坐在這個位置。”眼前的董強,儼然還是當年那個求知的學生。“不管我在哪兒做什么工作,我始終記著我是大工人,一天也沒有忘。”
1977年11月,還在大連市莊河縣三架山公社下鄉的董強聽到了恢復高考的好消息,冥冥之中覺得自己的求學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似乎命運的手推著他報名參加了高考。1978年6月,公社中學的考場上,緊張的空氣擠滿了整個教室,董強和同伴們緊張的汗水也一顆顆滴在試卷上。那些汗水,透過紙背,化為收到大工錄取通知書時的激動淚水,輕撫臉頰,仿佛是當初下鄉農作時天上落下的雨水,滴滴入土,最終與眾人的努力匯聚成江河,奔向托起我國船舶業的汪洋海水。
海水滋養了大連長大的董強,董強選擇用工作來擁抱“水情結”,而這一個擁抱,從畢業那天起,便整整持續了30多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回首過去,董強說道,“找到內心,堅持目標,最后,當你已經習慣并扎根時,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的堅持是如此值得。”
【校友檔案】
董強,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委員,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1978年本科就讀于我校海洋石油建筑工程專業。